青岛|青岛民宿:创意升级“山海体验”
从崂山区的东西麦窑,到西海岸新区的杨家山里,再到胶州市的艾山乡村……近年来,一场以民宿为核心的文旅变革在青岛悄然兴起。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青岛民宿已超过3000家、可提供床位超过3万个,其中,乡村民宿占比达到60%至75%,成为民宿业态发展的“主力军”。这些民宿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出游体验,还通过融合区域文化、自然景观,成为展示青岛多元文化和美丽风光的重要窗口。
日前,民宿预订平台木鸟民宿发布的报告显示,青岛已成为国内十大热门赏秋目的地之一。
集聚发展
沿崂山景区旅游专用路一路前行,来到流清湾畔,崂山区沙子口街道西麦窑村便坐落于此。近年来,西麦窑村启动“悦览山海”乡村民宿项目,通过“美丽庭院+特色民宿”模式,将这个依山傍海的小山村打造成崂山风景区特色乡村。如今,这里已集聚品牌民宿120余家,年均接待游客10余万人,民宿经营年收入超3500万元。与西麦窑村紧挨着的东麦窑村同样通过发展民宿,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海,西麦窑和东麦窑民宿业态的加速集聚,推动沙子口山海仙居旅游民宿集聚区成功入选了山东省第二批旅游民宿集聚区。
从海边的洋房到山间的小屋,从古朴的农舍到现代的公寓,加速集聚的青岛民宿,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出游选择。
西海岸新区灵山岛旅游民宿集聚区是青岛另一处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作为全国首个“负碳海岛”、西海岸新区唯一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灵山岛把民宿产业发展作为建设美丽海岛、促进居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加快发展“民宿特色+民俗体验”旅游新业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目前已有民宿渔家宴67家,拥有床位约2500个,可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青岛其他区市的民宿业态同样加快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其中,位于即墨区的大管岛,在“海岛绿电”建成投运后,岛上的旅游业也持续“充电”,越来越多渔民转行开起了民宿;在胶州市,坐落于艾山风景名胜区东石景区山脚下的曹家庄村,搭乘艾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的东风,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民宿小屋。
打破常规
“民宿的井喷式发展,也使得行业出现了业态和服务同质化的情况。”在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民宿分会副会长、青岛市民宿行业协会秘书长耿大军看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民宿的定位不能只是小型的住宿单位,更应该向包含小型食宿服务在内,融合在地特色文化娱乐服务,兼具人文情怀、生活美学和生活方式体验的综合性方向发展。
青岛正通过打造“民宿+”模式,丰富民宿的体验内容,以“特”制胜,创造民宿服务的溢价。
在西海岸新区杨家山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民宿与研学碰撞出新的“火花”。持续布局的田园共创学堂、院子旅居、田园会客厅等,不断丰富农文旅融合新模式。2024年1至9月,片区游客数量达56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亿元。
“民宿+观星”让许多游客的青岛之旅更具浪漫意境。“这里面向大海,远离城市灯火,是一处绝佳的观星点位。”在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壹凡森海帐篷营地的一处露台,项目运营经理王旭升告诉记者,崂山区2023年年底发布了最佳观星手绘地图,并公布了壹凡森海在内的一批观星民宿名单,“今年夏天,不少游客在我们这里与崂山许下‘星辰之约’。”
赋能乡村
持续“出圈”的民宿业态,成为青岛部分涉农区市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
胶州市洋河镇依托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好洋河有山有水的生态资源,目前已集聚民宿10个左右,吸引了市民前往休闲放松,带动周边农民30余名就业,人均年收入突破4万元。
当下,青岛聚力打造的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在这些片区,有玩、有吃、有住的民宿成为吸引游客的最佳“承载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加速集聚的民宿产业,已成为部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重要引擎。
“民宿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提供‘一间房,一张床’的住宿空间,而是一个需要提供多重感知、多元体验、多样功能的综合平台和载体。”在日前举办的“山海相约·东西协作”2024山东旅游民宿集聚区区域协作交流活动上,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东省旅游营销委员会特聘专家孙小荣表示,经历过规模化扩张之后,民宿业必然会迎来品质化的转型升级,从业者应做好体验、做优服务,通过营造更加多维、更加多元、更加个性化的体验场景,满足游客的多维体验需求,让民宿更有温情。
来源: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