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据枣庄日报消息,近年来,我市持续深耕人文沃土,扎实开展优秀地域文化挖掘保护传承,统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

文化成果熠熠生辉。我市以弘扬墨学文化“科创精神”和鲁班文化“工匠精神”为龙头,统筹推进地域特色文化研究阐释,连续举办五届鲁班文化节、十四届国际墨子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班墨奚”故里的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全市建成博物馆26家、馆藏20余万件,2019年至2021年,我市连续三年、累计4项重大考古发现入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候选名单,滕州岗上遗址考古入选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此外,北辛考古遗址公园列入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

枣庄特色彰显魅力。我市推动运河文化活化利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枣庄段)和大运河(枣庄段)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加快推进,大运河中河台儿庄段驳岸保护修复工程、台儿庄大战旧址清真北寺修缮工程等系列重点文保工程先后实施。

擦亮中兴工业文化名片,编制《枣庄中兴煤矿公司旧址——东西配楼建筑本体保护修缮方案》《枣庄市市中区中兴洋房修缮保护工程设计方案》,中兴煤矿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中兴煤矿公司旧址以“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遗址”被列为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充分挖掘石榴文化特色,成立枣庄市石榴研究中心、枣庄市榴园文化研究会等机构,组织30余名省内外知名作家、艺术家到石榴园采风创作。“石榴盆景栽培技艺”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柳琴戏《石榴红了》荣获省群众性小戏小剧“大擂台”金奖。

文旅融合紧密高效。我市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工程,策划实施“鲁班在我家”中华传统木作文创产品研发推广项目,培育9大文创产业链,“匠心枣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全域旅游产业集群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入选全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全市现有A级以上景区66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景区化村庄35个,打造乡村旅游集群片区12个。

与此同时,我市文旅市场热度不断,“近悦远来·枣城有戏”引八方来客,“运河之眼·光影古城”“行走运河·畅游千年”沉浸式体验明清古城,组织“唱起那动人的歌谣”等4大主题60余项特色演艺活动,让游客在枣行程处处有精彩、天天有“好戏”。

信息来源:枣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