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深入实施“北接南融”专项行动——区域联动 畅通引才聚才快捷通道

有研集团把生产线从北京市西城区搬到天衢新区,6年时间,200余名骨干员工“零流失”。“能够让这些高端人才扎根德州,缘于我市坚持区域联动,深入实施‘北接南融’专项行动,错位竞争,高标准打造面向京津冀济区域人才新高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周春华说。

我市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思路和方法,破解引才聚才难题,走出了一条与京津冀济错位布局、跨域协同、融合发展的区域联动聚才之路。

“差异化”定位布局 放大用好比较优势

在北京市的国科科仪控股有限公司院内,有一栋5500余平方米的办公楼,这里就是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3公里内云集了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关村等20余家知名高校院所和众多科技园区、新型研发机构。

我市创新实践“研发在北京、智造在德州”运行模式,在临近北大、清华、中关村的核心位置,实体化打造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实现与全国创新资源最密集、科技创新最活跃区域的“零距离”链接。一年多来,累计吸引北京大学“超分辨显微镜”等55个项目入驻孵化,目前已有22个项目落户德州,总投资31.3亿元,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260多名。

我市深入实施“非对称”差异化竞争策略,秉持融合共赢理念,提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战略叠加、土地空间、综合成本等比较优势,主动承接区域人才智力资源外溢辐射,全力打造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专门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推进专班,在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加挂对接京津冀工作科牌子,统筹推进区域人才引育、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各方面协作,将人才工作全方位嵌入区域大战略、协同大格局。

在充分研究周边城市人才政策的基础上,我市围绕“补位”“补台”,先后推出“人才强市23条”“产才融合17条”“大学生兴德34条”和20多项配套细则,对真正需要的人才和项目,实行“政策漫游”“量身定制”“一项目一策”“最优加一点”,打造上不封顶的“无框”政策体系。

“参与区域人才竞争,只有错位才能对位。我们既注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又注重以己之强补人之需,努力在错位、配位、对位中争得一席之地。”周春华说。

“区域性”互通联动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吕国龙是格瑞德集团以40万元年薪柔性引进的假日专家,仅一年时间就帮助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将“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使用周期提高2倍以上。目前,大约有1200多名像吕国龙这样来自京津冀济的“候鸟型人才”与德州开展合作。

我市坚持不重“名头”重需求、不看“来头”看效益,主动融入区域人才大循环,鼓励用人单位采取低成本、高效率的灵活方式引才汇智,支持各类人才不变身份、不限时间,自由便捷来德州创新创业。

借力京津冀济高校院所聚集、科研成果富集、人才智力密集优势,我市通过假日专家、双向挂职、科技副总等多种合作机制和用才模式,既让京津冀济高层次人才在德州找到了实现更大价值的“坐标”,又积极引导技术、项目、成果等要素跨域自由流动,最大限度盘活了人才智力资源,走出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引才汇智之路。

“换位式”放权服务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来到禹城工作,既可以拿到企业工资,又可以拥有事业编制保障,再加上市县每月发放的生活补贴,我的收入不比大城市差。”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李文志博士说。

为破解县域企业对科研人才吸引力不强问题,我市创新推行“编制是事业、工作在企业”模式,在引才上帮助企业增加“编制”砝码,在用才上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效能,实现了事业引才与企业聚才的双赢格局。自2022年政策实施以来,已支持21家企业自主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

我市深入实施创业安心、住房安居、配偶安置、子女安顿、身体安康“五安工程”,擦亮“‘德’有你、才‘州’全”服务品牌。构建产权型住房、租赁型公寓、商业化酒店、货币化补贴“四位一体”人才安居体系,全市筹集建成人才公寓4万多套,针对柔性引进人才上线190套“即来即住、即走即退”酒店式公寓,努力实现“人才来了有房住、人才留下有住房”。推行人才“投、贷、保、券”等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发放“德州惠才卡”700多张,打造3800平方米“德州人才之家”,上线“德才码”数字平台,近悦远来、才至如归的氛围越来越浓。

自2022年启动实施“北接南融”专项行动以来,我市申报入选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工程76人,柔性引进假日专家、科技副总550人,新集聚大学生7万人,均实现新的突破,富有德州特色的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正在日渐隆起。

来源:德州日报